·编者按·
近视作为一种全球范围高发的眼部疾病,越来越受到眼科医师和眼视光从业者的重视。我国作为近视大国,近视防控已然上升为亟待解决的国家战略性问题。从政府重视、学校减负、近视普查、科普健教到规范医院诊疗行为等,多部门密切协同合作,共同致力于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COA2021会议上,来自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的杨智宽教授为我们介绍了阿托品滴眼液在近视防控中的作用,并分享了其团队通过临床研究获得的初步成果。
近视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根据最新的全球流行病学统计调查显示,近视的发病率在全球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初步估计,全球近视患者数量在2050年会达到50亿人,其中高度近视患者约为10亿人[1],我国更是近视高发的重灾区。近视是一类屈光不正疾病的总称,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因此,了解近视的分类对指导近视防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视根据类型不同分为先天性近视、遗传性近视(遗传因素)、继发性近视(疾病因素)、后天获得性或行为性近视(环境因素)。其中,后天获得性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持续性近距离工作、有效户外暴露欠缺、环境光照强度过低等,可以通过适当干预延缓近视进展。
阿托品延缓近视进展的机制
近视的发病机制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形觉剥夺、光学离焦、调节滞后、周边视网膜离焦、多巴胺分泌和脉络膜厚度等。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推迟发病年龄和延缓近视进展两大方面,增加户外光照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辅助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点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和选择功能性光学镜片均可发挥近视防控的作用。其中,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最为有效。
目前,阿托品延缓近视进展的机制已明确与睫状肌麻痹作虫草鞭鹿王用无关,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
一、M受体理论。阿托品直接作用于视网膜和巩膜M受体,由M1和M4受体介导阻止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眼轴增长[2];
二、光照理论。阿托品使瞳孔扩大,从而使视网膜接受的紫外线照射增加,限制眼轴增长[3];
三、改善脉络膜血供理论。通过改善脉络膜血供促使脉络膜增厚,并增强脉络膜的韧性[4]。
阿托品浓度的选择
阿托品相关临床实验研究提示,延缓近视进展的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目前公认0.01%阿托品滴眼液具有抑制近视度数增加的作用,但其在用药首年抑制眼轴增长的效果目前尚存在争议。LAMP研究显示0.05%阿托品滴眼液抑制近视度数增加和眼轴增长效果均较为明确。
杨教授团队开展了为期2周的阿托品滴眼液临床研究,使用的是0.05%阿托品滴眼液,该药已通过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审批,由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自主研发配制。该临床研究共入组了56名儿童青少年受试者,其中男性32人,女性24人,平均年龄10.3±1.9岁。受试者入组后给予0.05%阿托品滴眼液点眼,睡前1次,双眼各1滴,共使用14天,观察用药期间收缩压、心率、近视力、眼压、调节幅度等全身和眼部参数是否有变化。结果显示,用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全身指标没有明显变化,近视力、眼压、阅读距离等眼部指标亦无明显变化;但是用药后调节幅度和调节反应明显下降,明暗条件下的瞳孔直径均明显增大,详见下表。
最后,杨教授归纳了阿托品滴眼液的使用经验:
阿托品滴眼液在预防近视方面的效果尚无充分研究,不建议使用。
阿托品滴眼液适用于近视增长>0.75D/年的进展期近视眼。
阿托品滴眼液的使用禁忌症包括:眼表异常、无法耐受畏光和视近模糊等眼部不良反应、既往有阿托品过敏史、青光眼及青光眼潜在风险(窄角虫草鹿鞭王对精子好吗或浅前房,眼压>21mmHg)、视网膜锥杆细胞营养不良、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异常及唐氏综合征等。
阿托品滴眼液疗效的主要评估指标为屈光度和眼轴。
无应答人群的特征包括:有近视眼家族史、年龄偏小、视盘周围萎缩斑、脉络膜厚度变化不明显等。
使用阿托品滴眼液可能存在一定的短期药物不良反应,全身症状包括血压、心率、体温波动,局部症状包括药物过敏、视近模糊、畏光、双眼视功能异常、干眼等,停药后上述症状大多可以自行消失。长期药物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阿托品滴眼液停药指征尚无明确临床证据,突然停药会出现“近视反弹”现象,药物浓度越高“近视反弹”越明显,逐渐减量是较为科学的停药方法。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Holden B A, Fricke T R, Wilson D A,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Myopia and High Myopia and Temporal Trends from 2000 through 2050[J]. Ophthalmology, 2016, 123( 5):1036.
[2] Barathi V A , Beuerman R W .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uscarinic receptors in mouse scleral fibroblasts: Prior to and after induction of experimental myopia with atropine treatment.[J]. Molecular Vision, 2011, 17(77-78):680-691.
[3] Stone R A, Pardue M T, Iuvone 虫草鹿鞭王副作用 P M, et al. Pharmacology of myopia and potential role for intrinsic retinal circadian rhythms[J]. 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2013, 114(Sp. Iss. SI):35-47.
[4] Barathi V A, Beuerman R W.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uscarinic receptors in mouse scleral fibroblasts: Prior to and after induction of experimental myopia with atropine treatment.[J]. Molecular Vision, 2011, 17(77-78):680-691.
专家简介
杨智宽教授
研究员,主任医师,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南爱尔眼视光研究所所长,湖南省眼视光工程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亚洲视光管理协会副主席,湖南省视光学会创会会长,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团专家成员,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近视防控专家团副团长。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包括Ophthalmology、IOVS、AJO、BJO、Acta Ophthalmol等国际知名眼科杂志的SCI论文近40篇。主编、副主编多部专业教材,包括《临床视光学》、《视光学理论与方法》、《中国近视临床诊疗手册》,主编科普书《让孩子远离近视》(获科技部2019年全国优秀作品奖)。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