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肾友一发现肾病肌酐就高!别慌,2种情况都能稳住

超半数肾友一发现肾病肌酐就高!别慌,2种情况都能稳住

发布时间:2022-04-12 14:19:24

  原创 肾上线医生团 肾上线 收录于话题 #血肌酐 虫草鹿鞭王是假药吗1个

  2.肌酐有血肌酐和尿肌酐之分

  3.血肌酐就是血液里面的肌酐值

  4.尿肌酐就是尿液里面的肌酐值

  5.平常医生或病友们说的肌酐,通常指的是血肌酐,而不是尿肌酐

  6.尿肌酐单独看没意义,不能通过尿肌酐高或低去评判肾功能

  7.尿肌酐的临床意义,主要是用于校正。比如尿虫草鹿鞭王吃死人蛋白肌酐比(PCR),是尿蛋白和尿肌酐的比值,通过比值校正后,去除了尿液浓缩或稀释对尿蛋白评估的影响

  8.大部分的肌酐通过肾脏后,跟随尿液排出体外,留在血液内的肌酐不多

  10.因此,一个人的血肌酐值,可以大致评估这个人肾功能如何

  11.一个人血肌酐高,提示肾脏可能出了毛病,肾脏不能很好地排泄掉肌酐,导致肌酐在血液内堆积

  12.但血肌酐高不代表这个人一定有肾病,也有可能是这个人比较壮、肌肉量多、服用外源性肌酸(一些营养补剂),肌酐生产多

  13.我们中国健康男性血肌酐平均水平大概在80umol/l左右,女性在60umol/l左右

虫草鹿王鞭丸多少钱一盒

  14.美国人健康男性血肌酐平均水平100umol/l左右,女性在80umol/l左右

  15.而黑人健康男性血肌酐平均水平110umol/l左右,女性在90umol/l左右

  16.这种血肌酐的种族差异,并不代表肌酐低的那方肾功能更好,或血肌酐高的那方肾功能更差,而是受到人群体型影响

  17.男性整体比女性肌酐高,外国人比中国人肌酐高,主要是因为体型更大,肌肉含量更多

  18.所以,不要觉得肌酐越低越好,肌酐越高就越不好,也分人。(一个瘦瘦小小的女性,肌酐100,110,120这种水平,提示肾功能不全;但一个高大威猛、经常健身锻炼的男性,肌酐100,110,120,就不能这么推断了)

  19.肌酐低于下限值,常见于小孩(肌肉少),孕妇(血容量大),残疾人(肌肉少),营养不良(肌肉少)的人

  20.没必要用不吃肉、让自己变得瘦弱、营养不良的方式去降肌酐,没意义,这种肌酐下降并不代表肾功能的好转

  21.一些体型较为特殊的患者,可以找专业的肾内科医生根据你的体表面积重新校正肾功能

  22.对于肾病患者,指标不要跟别人比,也不要跟参考范围比,更重要的是跟自己比,连续监测前前后后的肌酐动态变化更有意义

  23.肾友的肌酐总体保持稳定就很好

  24.也不要因为一点点波动就惊慌失措,肌酐正常情况下也有轻微的上上下下起伏

  25.例如肌酐从70→78→80→75,这种趋势不叫涨,正常波动而已

  26.许多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的药物,比如→、,在使用初期有可能涨肌酐,别紧张,升高幅度不多不需要停药

  27.肌酐升高速度并不是一条稳步上升的直线

  28.如果说早期肾病,肌酐升高像走路,慢慢涨,及时控制好可以不恶化;在肾病后期,肌酐升高速度就好像坐摩托车,增长会快得多,很难遏制其脚步

  29.肾病患者要抓住早期治疗时机

  30.根据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60以上,就还算早

  31.肌酐高、肾功能不全的肾友,血肌酐能不能恢复,重点不是肌酐数值,重点是有没有可逆性的因素

  32.肌酐短时间(例如几天,几周,2,3个月这种)大幅度升高是有很有希望恢复虫草鹿鞭王每合多少粒的

  33.导致血肌酐短期快速升高的常见原因:各种感染、脱水(呕吐、腹泻、失血、烧伤等)、接触肾毒性物质、某些药物、严重高血压未控制、梗阻(肾结石、前列腺肥大、肿瘤等)、肾病急性加重(例如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新月体肾炎)等→34.不明原因血肌酐升高,也别忘了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血肌酐升高→35.纠正导致血肌酐升高的各种可逆性因素后,即便一些患者已经严重到要透析,肾功能也有恢复的希望而脱离透析

  36.对于已经确定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竭导致的血肌酐升高,没有可逆因素,就不追求降肌酐了,而是稳肌酐,以及防治心血管疾病

  37.当肾小球滤过率不可逆性的降至15虫草鹿鞭王有什么用以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肾脏替代治疗--透析或移植,而不是相信那些包降肌酐的宣传,假的

  38.肾功能正常,病情稳定的肾友,可以每3-6个月查一次血肌酐

  39.病情不稳定或肾功能不全的肾友,根据情况增加复查频率

  40.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复查,定期复查有问题才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几年不查,中间啥情况一问三不知,一查可能就已经很严重了不可逆了。

  查血肌酐当天,建议空腹,可以少量喝水(200ml内),不影响检查结果。希望我们的小伙伴们也养成记录的习惯,医生能清楚的看到你血肌酐动态变化,更能准确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