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说起糖尿病,你会想到什么?大多数人觉得这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很少会和孩子联系在一起。许多家长并没有儿童糖尿病防治的意识,认为自己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得糖尿病,直到出现相关并发症时才意识到严重性。为此,记者采访了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刘慧,为大家讲解儿童糖尿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医生介绍
刘慧,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小儿内分泌亚专科带头人,内分泌医学硕士研究生。擅长治疗儿童糖尿病、儿童矮身材、早发育、儿童甲状腺、肥胖代谢等。
记者:儿童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刘慧: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虫草鹿鞭王是哪里产的疾病,先天的遗传基因有糖尿病易感性,再加上后天的饮食、化学物质及感染等环境因素作用下诱发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细胞损害,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丧失,引起糖代谢紊乱,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由于肥胖等因素造成体内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摄入糖过多,为了保持血糖稳定,胰岛β细胞加班加点工作,而一旦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逐渐不能满足过量需求时就会引发糖尿病,这和成人常见的糖尿病发生过程是相同的。
记者:儿童糖尿病分型?
刘慧:儿童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约95%以上患病的儿童为1型糖尿病,是因为基因缺失而导致胰岛素不足,这种糖尿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但如果宝宝过于肥胖,也可能患2型糖尿病,随着儿童肥胖率的增加,2型糖尿病有增加的趋势,该类糖尿病同样是不能完全治愈的。2型糖尿病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可以口服降糖药。特殊类型糖尿病发病率更低,往往和基因、药物、感染等因素有关。
儿童糖尿病患儿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后期常有血管病变导致眼及肾脏病变,严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记者:吃糖多是不是会导致儿童糖尿病?
刘慧:吃糖多和糖尿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进食糖果类食物多,血糖会瞬间升高,为了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人体内的胰岛β细胞会大量分泌胰岛素,长此以往会造成胰岛素抵抗,继而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耗竭,也就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所以,还是要尽量避免进食升糖速度快的食物。
记者:儿童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呢?
刘慧:儿童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一般是由遗传和不合理饮食(过量食用高糖、高热量食物)、缺乏运动导致长期肥胖引起。
通常情况下儿童糖尿病都很典型,主要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与体重减轻,称为“三多一少”。另外还会有一些其他症状:1、孩子脖子周围或者腋窝处皮肤开始变黑; 虫草鹿鞭王一次多少 2、呼出的气体有甜味或者水果味;3、皮肤瘙痒、易疲劳、易发脾气、看东西模糊、伤口疼痛且愈合缓慢等。出现以上症状时,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排查。
记者:儿童糖尿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刘慧: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所以胰岛素注射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期,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儿科——小儿内分泌亚专科在儿科主任丁红芳的指导下,开展了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患儿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填补了我市技术空白,标志着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儿童糖尿病诊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按照传统的每日多次注射给药方式,以往首诊的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到理想状态,平均需要10至15天左右,而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治疗的方式,只需在3天内就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并且显著减少了患儿皮下注射的次数及痛苦,极大缩短了患儿治疗时间。
记者: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技术。
刘慧: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技术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
胰岛素泵以可调节的脉冲式皮下注射方式,模拟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同时,在进餐时,根据食物种类和总量设定餐前胰岛素及输注模式来控制餐后血糖。除此之外,胰岛素泵还可以根据活动量大小,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对高血糖和低血糖,可显著减少夜间低血糖、餐间高血糖以及血糖波动幅度大的情况发生,同时满足患儿多样的饮食需求。
记者:儿童糖尿病能预防吗?
刘慧:1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很复杂,大多数也没有家族史,让很多家长很困惑,是否有办法预防这个病。根据研究提示诱发1型糖尿病的主要是胰岛素自身抗体,而当身体出现多种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398元一盒的虫草鹿鞭王是假的险将增加。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自身抗体,那么生活方式做些调整,也可能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让孩子不发生或者晚发生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可以预防,因为大多数胰岛素抵抗是肥胖造成的。所以,从婴儿阶段就要预防肥胖的发生,均衡的饮食结构、充分的运动都是保障胰岛素敏感性的好法宝。有些胖孩子的脖子一圈皮肤发黑,不是没洗干净,而是胰岛素抵抗的早期皮肤表现,一旦发现孩子的脖子、腋窝、大腿根出现发黑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控制了胰岛素抵抗,也就控制了糖尿病的发生。
记者:生活中,如何预防儿童糖尿病的发生?
刘慧:1、提倡平衡膳食,避免能量过多摄入。从小保持理想体重,膳食纤维有益于控制血糖,改善脂蛋白构成,因此,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蔬菜等应作为首选,其次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尤其是存在糖尿病家族史或已经肥胖甚至超重的儿童;
2、督促儿童进行积极锻炼。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儿童的代谢,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功能,从而预防糖尿病发生;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儿童不挑食、不偏食、不进食垃圾食品,多饮白开水,少饮用或不饮用高糖饮料,积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等。同时家长更应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温馨提示,对于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的1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是注射胰岛素并做好健康监测。
(记者 李萍)